最近,至美君和大学时的好朋友见面,谈起了我们的共同好友小A。
小A曾果断转行到当时不被看好,后来被证明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虽然前几年辛苦,但是回报率超高。其他同学还在担心失业,她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聊下来,我们发现小A从学生时代就是那种好奇心旺盛、善于分析研究的人,这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探索精神。
人们自古以来便被一种与生俱来的渴望所驱使——对未知的探索,而孩童时期的好奇心是探索精神的起点,家长只要给予重视,就能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小时候和很多孩子一样,向往太空,对天文很感兴趣。尽管家境普通,他的父母还是为他在邮局订了一份《天文爱好者》杂志,后来还咬牙攒钱,给他买了一台天文望远镜。上中学时,马化腾用这台望远镜拍到了哈雷彗星,还因此获了奖。
尽管马化腾没有成为一名天文学家,但是这段经历培养了他的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使他之后在创办腾讯的二十多年里,能够快人一步,做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作为普通家庭,我们可能无法做家家都配备专业的设备供孩子观测,但我们仍然可以送给孩子一份激发好奇心与探索欲的礼物。它就是至美君要向大家强烈推荐的重磅新书——《人类天文探索简史》。
《人类天文探索简史》
[英] 马克·霍尔本 /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有书至美
2025年6月 / 出版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共同走过人类5000年的天文探索历程,在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中轻松学习恒星、行星、光、黑洞等天文知识,博览天文相关的艺术作品、东西方神话、文学作品、科学发明等。
令人惊喜的还有书中近300幅珍贵图像,其中大部分来自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收藏,也不乏存储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档案中的绝密图片,每一幅都让人惊叹不已。
这个暑假,让我们与孩子开启一场宇宙探索之旅!
01
在妙趣横生的探索故事中
轻松学习天文知识
关于这个世界,我们总有许多疑问。尤其是孩子,常常会抱着热切的目光向大人提问:
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为什么一天有24个小时?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回答起来却涉及复杂的数学和物理概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天文知识艰涩难懂。但是在这本书里,作者巧妙地将行星、重力、光、黑洞等天文知识融入进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宇宙探索故事当中。
比如通过开普勒的故事,我们能够了解关于行星运动的基本规律。开普勒出生于1571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期间,他就痴迷于哥白尼的日心说。直到遇见土豪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他在布拉格郊区建造了天文观测台),拿到了珍贵的火星观测数据。
当他试着把火星轨道画成椭圆时,所有数据突然都对上了!这感觉就像玩拼图终于找到最后一块。
这个重大发现就是著名的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都在画椭圆,太阳永远站C位!”后来,连牛顿大叔都要感谢他——没有这个发现,可能就没有万有引力定律啦!
有些知识藏在神秘的文物中,比如这件比金字塔还要古老的青铜圆盘(约公元前2000年),它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天文仪器!
考古学家称它为“内布拉星象盘”。中央的金色圆盘是太阳(或满月),旁边的月牙代表新月,周围散布的小金点是闪亮的星星。最特别的是那些紧挨着的星星——它们就是著名的昴星团,在古代被称为"七姐妹星"。
最令人惊叹的是盘边两侧的弧线。经过现代天文学家测量,这两条线精确对应着夏至和冬至时太阳落山的位置。想象一下:青铜时代的先民们,就是靠着这个"天文仪器"来确定播种和收获的最佳时节!
还有些知识不止于科学,更关乎我们如何理解自身在时空中的位置。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在距离地球60亿千米的地方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地球仍然只是一个光带中的“暗淡蓝点”。
卡尔·萨根在一次演讲中谈及这张照片:“在我看来,也许没有什么比我们这个微小世界的遥远图像更能显示人类自负的愚蠢了。”对此,我们要“珍惜那个淡蓝色的圆点,这是我们所知道的唯一家园”。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件文物、每张照片都是通往宇宙的任意门。孩子们不用死记硬背,而是跟着前人探索太空的足迹,了解关于行星运行、四季变化等天文知识,收获对于宇宙的敬畏感,以及永不熄灭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02
权威机构授权300幅珍贵图像
宇宙奇观尽收眼底
书中的插图以格林尼治天文学会的收藏为基础,还收录了英国国家航海博物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的大量珍贵图像,包括遗址3D复原、敦煌星图、伽利略手稿、哈勃照片、天体探测器……这些来自权威机构的东西方罕见图像绝对让你大饱眼福。
现存于大英图书馆所有文明中最古老的星图册——《敦煌星图》,此卷轴长3.3米,用纯桑椹纸制成,仅一面刻有文字。实际的星图部分有12幅竖图,按照“星宿”来排列。(下图超——长预警)
《敦煌星图》,桑椹纸墨迹,394厘米×24.4厘米, 初唐时期,649—684年,大英图书馆,伦敦。
1840年3月,德雷珀向纽约科学院赠送了一张从大学天文台屋顶上制作的月球的银版照片。这张照片宽约1英寸,是在曝光20分钟后制作的。如果不算达盖尔自己遗失的月球研究,这是已知最早的月球照片。
约翰﹒威廉﹒德雷珀,现存最早的月球照片,1840年,银版照片,纽约大学存档。
书中还汇集了超多高清哈勃图像,说是天文迷不可错过的视觉盛宴一点也不为过——
M16,即鹰状星云在哈勃望远镜下的观测图,鹰状星云是一个活跃的气态恒星诞生区,它位于巨蛇座,距地球7000光年。
NGC 5559的哈勃图像,它是威廉﹒赫歇尔在1785年发现的一个涡状星系,位于北天的牧夫座,距离地球2.52亿光年。
NGC 3132的哈勃图像,它是直径半光年、距地球2000光年的行星状星云。
03
融会贯通多个学科
打开认识宇宙的新方式
作为一本通识读本,不仅能够带领我们漫游星际,还能向多方延伸,了解东西方神话、解剖学、数学、美术、哲学、文学等等门类。
17世纪,在这个看不见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的时代,解剖和建模是最重要的。1664年,托马斯﹒威利斯的《大脑解剖学》中使用了精美的人类大脑图, 这项研究奠定了神经科学的基础。
克里斯托弗﹒雷恩,人脑内部结构的图解,托马斯﹒威利斯,《大脑解剖学》,伦敦,1664年。
法布里蒂乌斯是伦勃朗的学生之一。他于1652年创作的小型风景画 《代尔夫特的景色》,现在被认为是一幅打算安装在弧形透视箱中的木版画,画中描绘了从东南方向眺望新教堂并延伸至远处的老兰根蒂克大街的景色。
卡尔﹒法布里蒂乌斯,《代尔夫特的景色:卖乐器的商人》,1652年,布面油画,15.5厘米×31.7厘米,国家美术馆,伦敦。
这幅作品既达到了广角效果,仿佛一幅摄影作品的全景图通过曲率的空间安排被压缩了,又实现了突出景深,将视线从坐着的人物引向远处的地平线。通过窥视孔看到的失真和重新调整后的效果将创造出错觉的胜利。
读到这里,你或许已经发现:天文从来不专属于科学家,而是属于每一个仰望星空、心怀好奇的普通人。因为宇宙就在我们身边——从昼夜更替到四季轮回,甚至组成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远古星辰的馈赠。
《人类天文探索简史》最珍贵的不是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用天文学家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熟悉的世界。而这,正是探索最动人的开始。
无论作为收藏还是礼物,这本书都是高颜值、高价值的好选择!
封面采用使用UV工艺,简约又优雅,8开方脊精装,可平摊细赏高清星象。
内页采用157克哑粉纸,手感厚重,观感细腻。四色全彩印刷,还原珍贵图像细节。
暑假正是观星的最佳季节,带上这本“观星指南”,与家人、朋友一起感受宇宙独有的浪漫!
《人类天文探索简史》
[英] 马克·霍尔本 /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有书至美
2025年6月 /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