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麻将(四川话拉丁化:Scuan Magiang[1]),或做成都麻将,简称川麻、成麻,是流行于四川、重庆、贵州、湖北西部一带的麻将规则,由于四川人极为热爱打麻将[2]且四川麻将规则简单,随人口流动四川麻将规则也流传并为其他一些省份的人接受[3],而且是除过国标麻将之外少数几种能举行麻将大赛的规则。(如腾讯TMT麻将大赛就有四川麻将赛事)
目录
1 特点
2 役种
3 记分
4 注释
特点[]
最大特色:胡牌后并不直接结束游戏。四川麻将中第一次胡牌后有两种可能:
1.未胡三家继续打,直到流局或只剩一家未胡。此时下一局由第一个胡牌的人坐庄。流行于成都地区。
2.所有四家仍然继续摸切打牌,但第一个胡牌的打开手牌,牌局继续,所有人可正常的胡牌。胡过的玩家必须自摸切(类似立直)。直到荒牌或者只有一家没有胡过牌时游戏结束。通行于宜昌地区。
第一种规则称为“血战到底”,第二种规则称为“血流成河”。(目前而言在大四川地区两者都很流行。)两者除了胡牌后的处理方式之外没有任何区别,此处一起介绍。
只有缺少一门花色才能和。开局时每人需要决定一门自己不需要的花色。流局时既未认输又同时有三种花色的人称为“花猪”、“花猫”,罚16倍/64倍点(视规则而定)。因此,三色同顺、三色同刻、清老头(是有“清幺九”但定义不是清老头)等强制三色的役不存在。
没有字牌,没有门风、圈风的概念。因此十三幺、大四喜、小四喜、大三元、小三元、字一色、大七星等需要字牌的役不存在。
没有吃。
过水不胡。
不包牌(部分地区有类似日本麻雀的大明杠包杠上花的规则)
三副露后强制胡牌,不得放过/碰/下雨。(但若此时未下叫(四川话听牌,下同)可继续碰、刮风)
查大叫:类似于日本麻雀的不听罚符。流局时未胡牌的人打开手牌,若未下叫则给下叫的人一定罚点。罚点的数量取决于听的牌,当牌存在高低目的差异时部分地区取最高目,另一部分取最低目。
暗杠(瓮杠/自杠)和加杠(射杠)统称刮风,明杠称下雨。若杠且流局时下叫/非最后一个未胡牌的输家,则每有一个刮风,其他三家支付两倍底分,每有一个下雨,被杠的人支付两倍底分。
没有起和限制。
全铳制。
役种[]
基本和直接支付1倍底金。
带根:1.国标麻将的四归一(根指四张一样的牌),每有一个根乘2。2.杠,无论明暗都算一个根,同样乘2。
平和:乘2。
大对子/对子和:乘2(视地区而定)。
清一色:乘4。
清对(清一色·对对和复合):乘8。
将对:2、5、8的对对和,乘8。
暗七对(正常的七对):乘4。
清七对(清一色·七对复合):乘16。
龙七对(有两个对子相同的七对):乘8,每有一个相同的再乘2(相当于带根)。
清龙七对(清一色·龙七对复合):乘16,每有一个相同的再乘2(同上)。
幺九(全带幺):乘4。
清幺九(清一色·全带幺复合):乘16。
杠上花:每有一次乘2,下雨/刮风单独计算。
断幺九:乘2。
金钩钓:四副露(瓮杠也可)裸单骑,乘4。
报叫:在第一巡宣布自己已经下叫(类似日本麻雀的两立直但无供托金),乘4。
天和、地和:乘32。
十八罗汉:乘32。
记分[]
游戏开始时制定底金,然后将役后的乘数乘以底金即得得点。自摸时再加上一份底金。
如:设底金100点,定缺为索子,手牌🀫🀇🀇🀫 🀌🀌🀌 🀈🀉🀊🀊🀊🀊🀎自摸🀎,则有清一色(乘4)·带根(乘2两次),外加自摸的一份底金以及一次刮风,得点3*(16*100+100+2*100)=5700。
注释[]
↑ 注意s发普通话si的音;四川话拉丁化中g在i前读作普通话的j。
↑ 有都市传言甚至称四川人3岁起就要学习四川麻将
↑ 但未取代这些地区的本地打法